慢病危险因素控制不好,无法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中国CDC周脉耕等研究
慢病危险因素控制不好,无法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中国CDC周脉耕等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发表研究数据预测,如果危险因素得不到很好的防控,到2030 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 目标将无法实现。
研究者使用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的数据,根据截至2019年的中国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预测,如果按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的"自然趋势",中国2050 年的死亡总人数预计为1937万,其中1801万死于四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占93.0% 。
如果“防控更好”,2050 年,预计总死亡人数为1582万人,比“自然趋势”情况下低18.3% ;如果“防控更差”,预计死亡2325 万人,比“自然趋势”情况下高20.1% 。
与“自然趋势”情况下相比,如果“防控更好”,四种慢性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将降低29.3% 。
如图1 所示,2015年,四种慢性病的过早(30~69岁)死亡率为18.4% 。如果按“自然趋势”,到2030年,过早死亡率为14.6%,到2050年为12.4% 。
但如果“防控更差”,过早死亡率仅从2030 年的16.4%降至2050 年的16.1% 。
如果“防控更好”,到2030年,过早死亡率降至12.5% ,就能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中提出的目标,即到2030 年将过早死亡率降至13.0% 以下。到2050年,过早死亡率降至8.5%,比2015年下降了53.9%。
图 1 2015~2050年中国四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不同情况下的过早死亡率预测趋势和变化率
2015 年,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为76.84岁。按自然趋势,预计到2030 年预期寿命为79.95岁,到2050年预期寿命为82.13岁。
如果“防控更好”,2030年的预期寿命达到81.84岁(超过健康中国目标2.8 岁),如果“防控更差”,2030年的预期寿命仅达到78.35岁。
如果“防控更好”,2050年预期寿命将达到86.76岁,而如果“防控更差”,预期寿命将为78.12岁,比2015年高1.22岁,但略低于2030年。
图 2 2015-2050年中国不同情景下的预测预期寿命趋势
根据 GBD 2019估计的所有危险因素的暴露值的分布特征,研究者计算中国过去几年中每个危险因素的性别和年龄变化率。预测使用了两种情况,一种是“防控更好”,另一种是“防控更差”。
“防控更好”是根据所有危险因素的 85%变化率构建。所有危险因素的 15%变化率构建了“ 防控更差”情况。
根据 1990年至 2015年危险因素的平均变化率构建危险因素的“自然趋势”情况。
研究者指出,尽管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仍有必要关注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尤其是30 ~69 岁人群。同时,有效防控风险因素将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的健康目标。
来源:Jiangmei Liu, et al. The Future Challenges of Population Health in China: A Projection of the Major Health Problems and Life Expectancy — China, 2015–2050. China CDC Weekly, 2022, 4(13): 276-27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 一生 也只能见到 一次
“阜外说心脏”入选 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