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明皇陵建清殿,乱自己朝纲?纪晓岚智谏,乾隆大怒:乱棍打死
拆明皇陵建清殿,乱自己朝纲?纪晓岚智谏,乾隆大怒:乱棍打死
前两天纪昀被乾隆皇帝召进宫去,大臣向他宣旨说皇帝要到江南巡查,让他伴驾陪皇帝一起南巡。纪昀回到家中,苦思冥想乾隆帝让他伴驾江南巡查之事。
乾隆皇帝画像
友人告诉他一件事,说明代的皇陵有一座楠木殿被拆了,拆下的楠木木料要给清东陵建殿用,并且正准备往遵化运送。
纪昀闻知此事,大吃一惊。他明白《大清律条》上有明文规定,盗掘坟墓的人属于重犯,按法律规定要发配从军。这样一来,那清朝不是乱了自己的朝纲吗?
他心想自己既然是清朝的重臣,理所当然应该自觉维护大清的社会安定。他原本想直接上朝劝谏,指明清廷不能这么胡作非为,但又仔细一想这是万万使不得的,皇上一旦不高兴,岂不是自找没趣?而这又是父亲最怕的和一再教导过的。
直到午夜,他才想出了一个劝谏皇帝的主意。
他的主意已定,次日早朝之后,独自留下来面见乾隆皇帝。
纪晓岚
乾隆皇帝见纪昀不走,便问道:
“纪爱卿,朕前天给你说的事情,你想好了吗?”
“回奏皇上,臣罪该万死,想了两天,也没想出万全之策,虽然有一个主意,却不知是否妥当,请皇上细心酙酌!”
“你说出来朕听听。”
“吾皇乃圣明天子,自登基称帝以来,无论文治武功,都胜过往昔。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皆承圣上降恩。今皇帝年岁已高,臣下感戴圣恩,祈望龙体康健,圣上真的想南巡,应当有个特别理由才是。”
纪昀把奉迎的话语讲了一大堆,却仍然没有扯到正题上去,乾隆皇帝的脸上露出等不及的样子,便说:
“纪爱卿,别拖泥带水啦,你就照直说吧!”
郎世宁 乾隆画像
纪昀立即回奏:“圣上所命之事,臣已写成奏折,恭请御览。”说完便将事先准备好的奏折跪着呈到御案上,交皇上御阅。
乾隆帝打开奏折御览,发现奏折上根本没有涉及到南巡之事,首先把当今盛世恭维了一通,然后便写起了盗墓之事,最后说到将明陵的一座楠木殿拆掉,将拆得的楠木运往遵化建清东陵之事,疏请追查案首,严明法纪,教育百姓。奏折义正词严,语辞慷慨激烈,根本不像纪昀往常的奏折。
乾隆看着奏折,先前跟纪昀说话时的笑容不见了,而且脸色变得非常难看,先由红转白,再由白变青,只听“啪”地一声响,奏折摔在了书案上,龙颜大怒,厉声喝道:
“胆大佞臣!朕对你这样悉心栽培,有意提拔,把你当做重臣,你竟然胆大包天,无视朕躬,肆意攻忤。大胆纪昀,你莫非有两个脑袋不成?!”见乾隆皇帝如此大怒,纪昀的确始料未及,他赶紧连连磕头不起,跪在地上,不时地说好话:
乾隆帝写字像
“皇上息怒,纪昀罪该万死!臣所奏一折,只是受了万岁旨意,才敢如此胆大妄为。微臣屡承圣上垂怜,千该万死也不敢有羞辱圣上之意。恭请圣上明察!”听了这话,乾隆更加生气,他跺着脚,激动地说:
“大胆纪昀,朕什么时候让你奏上这胡言乱语?来人!将纪昀拉下去,乱棍打死!”
纪昀已发现自己死到临头,跪在地上,哭喊着求饶起来:“万岁爷,微臣冤枉啊!臣纵有死罪,恭请皇上开恩,允许臣将其中的原由说个清楚,再死也不迟啊!万岁爷容禀啊……”
乾隆看纪昀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便说:
“你还要说什么话,快快讲来!”
“万岁爷,微臣想皇上御驾江南,应该有适当的理由,才能免去朝廷大臣们的阻挡劝谏,才敢如此冒死呈奏此折。”
“你不要再强词夺理,拆掉明陵殿堂,与朕前去江南巡查之事,没有任何联系!”
乾隆画像
纪昀见皇上已对他有免死之意,心里便镇定下来,跪在地上奏道:
“万岁请息怒,允许臣慢慢讲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土的上面,全都是圣朝所有。拆殿修陵,乃是国家所需,臣知道不可参奏。只是《大清律条》,是立国纲纪,不容许有半点违犯。小偷小摸,皆论处罚;盗墓毁陵更应当从严惩治,不可饶恕。
如今盗墓之风盛行,如不及时制止,众多的古墓,将被盗掘一空,墓中财宝古物,将会遍匿于民间,即使朝廷破获窃案,也是万不及一,岂不让人痛惜!我皇圣明,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臣冒犯直言,上奏陈事,乃职责在。
明知国家受损,而又默不上奏,理应罪该万死!况且皇上谕命,臣下当为上巡幸江南表奏,臣不敢辱没圣命,正是为此上奏。”
纪晓岚
经过纪的的一番巧辩,乾隆皇帝的怒气终于消了一大半。但乾隆帝听到最后几句话,仍然搞不清楚拆殿修陵与南巡有什么瓜葛。乾隆这才意识到是纪昀话中有话,便说道:“拆殿与南巡,本来毫无相干,为何两事用一奏折呈来,既然称回复圣命,你要给朕说个明白!”
纪昀又偷偷察看了一下皇帝的脸色,已恢复了平常的祥和,心里明白皇上心中的怒气,已云消雾散,自己已化险为夷了,于是他便壮起胆子,说道:
“圣上已赐微臣的死罪,我是将死之人,有话也不能说啦!”
他这几句实在话,倒把乾隆皇帝给气笑了,皇帝心想纪昀还想着刚才那事儿,便笑嘻嘻地说道:
“朕免你死罪!有话就直说吧!”
“臣有话要讲,但臣还是不敢讲。”
“你为何不敢讲?!”
“臣还是怕圣上怪罪起来,臣死罪难脱。”
“朕不怪罪你了,你赶紧说吧!”
“圣上贤明,确实不怪罪?”
《乾隆下江南》局部
或许纪昀的毛病又犯了,他以往做事总是问清有没有罪才肯讲话,今天如果早问一下怪不怪罪之事,朕也不会生这么大的气了。看样子他是故意跟朕斗智,可也差点把命丢了。想到这里,皇帝接着说:“君无戏言,朕不加罪给你,不再怪罪你,你快快讲来!”
纪昀看这回皇上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便说道:“万岁爷,臣已下跪了好久了。”
乾隆笑了,便说:“爱卿是想站起来,朕赐你不死,爱卿平身。”
纪昀站起来,镇定自若地站在那里。乾隆发现他那从容的样子,心想纪的果然是智勇双全之人,禁不住喜出望外。又听纪昀恭敬地道:
“万岁爷息怒,微臣也是为大清社稷着想啊。”
“嗯?朕什么时候生气来着?……”
皇帝与纪昀二人相互笑了笑,刚才皇帝发怒一事总算过去了。
纪晓岚
好吧,今天到这里吧,回去休息,随联南巡。”
“臣遵旨。”
这一天,纪昀从皇宫回到家里,心潮澎湃。皇帝金口玉言,盛怒之下,差点命人将自己乱棍打死,他的确受了一些惊吓,庆幸自己百伶百俐,能说会道,能迎合着皇上的心思,才没把命搭进去。
他坐在自家书房里,看到书案上放着自己写的笔记、随笔文章和自己作的一些诗,备感亲切。舞文弄墨是他一生所钟爱的事业,今天能够平安放归回家,又能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所以大有重新获得生命的感觉。
纪晓岚
这次自己本想做一名忠君之臣,才冒险上了利国利民的奏章,想想今天的所做所为的结果,他想今后再也别这么自作多情,贸然行事了。
“唉,今天差点回不来了,好惊险呀,正如父亲常常告诫我的,真是伴君如伴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