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诗文忆事 | 李大钊之《青春》
2021诗文忆事 | 李大钊之《青春》
百年征程 以史铭志
诗文忆事|李大钊之青春
读一段诗文,走近一段史事
认知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人
百余年来,许多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强国救民道路,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谱写了动人的诗文。建党百年之际,特向读者推出这些名篇佳作,追忆史事,感受优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奉献精神、革命情怀。
1
诗文推送 《青春》
青春(节选)
李大钊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
本其理性,加以努力,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
视频朗诵《青春》片段
诗文评介
1916年春天,李大钊提笔写下了《青春》一文。当时李大钊先生正值青春年华,年仅27岁。在那个国弱民贫的时代,李大钊由季节上的春天想到了人生命中的春天,想到了政治上的春天,指出中国正处于黑暗与黎明之交,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陈独秀被《青春》一文回环绕梁的韵律、荡气回肠的气魄和精辟透彻的说理深深打动,1916年9月特别将其安排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发表。
《青春》全文共计8000多字,篇幅所限,在此只选择文中精华语句若干,推荐给读者。希望读者闲暇之时,阅读文后所列书籍,从中领略《青春》全貌。
2
诵读诗文 识人忆史
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直隶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0年他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1923年李大钊又作为代表赴广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钊频繁地奔走于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产党与孙中山会谈,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推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5年虽未赴会,仍在党的四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1927年4月,他在北京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后,英勇就义。时年三十八岁。
3
馆 · 藏 · 推 · 荐
李大钊文集
李大钊著
人民出版社 ,1984
索书号:D2-1/6/1
馆藏:党史学习空间(B402)
索我理想之中华 革命先驱诗文选粹
宋贵伦 郭思敏主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
索书号:D647/3
馆藏:中文外文书库(B113)
图文编排:张海明 马静
图书馆、 艺术设计学院联合组稿编辑
责编:马锦辰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宣传部